山东省高密市夏庄镇苓芝幼儿园 荆文艳
陈鹤琴先生提倡“大自然,大社会就是活的教材”。幼儿园里的小小种植园,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在创设教育环境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它不仅是幼儿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,更是一本孩子亲近自然、融入自然的“活教材”。在这里让幼儿体验田园生活、回归自然,同时也让幼儿体验劳动收获的快乐,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的第二课堂。因此,作为幼教工作者,应充分利用种植活动来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,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。
一、种植活动的教育意义
种植园地就是幼儿“身边的科学院”。通过尝试着挖掘田园种植潜在的教育价值,有效利用种植园地,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,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、交流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。让幼儿面向自然的广阔空间,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去获取知识的同时,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。
二、种植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意义
1、培养探究能力。种植活动能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,培养幼儿的责任感,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,给幼儿带来收获的快乐。植物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,在这过程中幼儿观察、照顾、纪录植物的生长情况,对于幼儿来说,在这些活动中,萌发自主探究的兴趣,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,体验发现和自主探究的快乐。在参与种植和管理的过程中,幼儿对很多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,对植物的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等有了对比性地了解,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性,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。
2、培养良好品格。在种植园里,孩子们分工合作,点种、浇水、施肥、收获……..在“收获的喜悦”活动中,幼儿把采摘的果实合作运到厨房,在老师帮助下,做成“美食”,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体验着收获的喜悦。并懂得了各类植物和人类的饮食息息相关,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粮食、热爱劳动。在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,幼儿充分感受人与人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,逐渐培养起热爱大自然、热爱生活的情感,养成尊重生命、保护环境的习惯。
3、促进各项能力的发展。在植物成长期,引导孩子们观察察自己种植的蔬菜发芽、出土,成长过程让他们感到新奇,好问求知的欲望随之而来,老师由浅入深地解答,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,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叙述能力,增强了幼儿学科学的求知欲和自信心。另外引导幼儿把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,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性,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。在这个过程中,幼儿的审美能力、数量概念、责任意识、与同伴的协作能力、计划能力等都可以得到发展。
* 浅谈种植对幼儿的成长意义为今日文教周刊,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,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。